4MqUDKdj2dZ cul.huanqiu.comarticle第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诞生!单霁翔等专家聚焦城市更新/e3pn677q4/e7n7s45fv/e7n7safa1【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2025年是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0周年,2025年3月1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强调了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意志。时值第10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诞生,5月25日,“守护传承 阐释创新——第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暨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方工业大学举办。在全国建筑、文博专家的共同见证下,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共推介了100个第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会上同时发布《建设文化强国·20世纪建筑遗产北京倡议》。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马国馨,亚洲建筑师协会候任主席伍江,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全明出席并致辞。专家们认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关注、挖掘、研究与活化利用,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十年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既是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赓续,也为亚洲诸多国家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有力借鉴。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阐释与展示,必将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系统梳理了20世纪遗产的当代及未来价值,提出了中国20世纪遗产从概念阐释到理论建构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本次推介活动内容丰富,首发了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历时近三年完成的《传承与创新——工程建设活化利用示范案例》手册,它彰显了国家建设科创企业在遗产保护、城市更新、文化传承诸方面的成绩。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共同开启《20世纪建筑遗产概论》编撰启动仪式。该书填补20世纪建筑遗产教育国内外教材的“空白”,同时展现中国建筑文博界持续十多年耕耘研究的成果。中国建筑学会标准《现当代建筑价值评估与更新设计指南》同时发布,该标准主编单位系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咨询中心及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2023年10月启动。它既填补了长期以来现当代建筑遗产及城市更新缺少设计标准的“缺憾”,也体现着建筑遗产界落实新修订《文物保护法》的行动。活动上还揭幕了“学府映像 文脉书香——20世纪京津冀高校建筑遗产主题展”“遗产百年 致敬经典——20世纪建筑遗产摄影展”两个20世纪建筑遗产系列主题展。当天下午,活动围绕如何阐释文物与遗产保护理念,使之服务遗产保护实践、20 世纪建筑遗产何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更新发展、面对“十五五”高校建筑遗产教育应坚守怎样的创新路径等议题,举办了理论与实践专家主题报告及两场学术沙龙。当天晚上还举办了首届20世纪建筑遗产高校研究生论坛,来自全国高校的9位研究生宣读了论文。据了解,自2016年9月至今,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共计向社会推介了十批1000个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安绮)174831078479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秦耳环球网1748310784798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906baffa85540624229d905f3145c0ddu1.png{"email":"daiyu@huanqiu.com","name":"代玉"}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2025年是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0周年,2025年3月1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强调了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意志。时值第10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诞生,5月25日,“守护传承 阐释创新——第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暨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方工业大学举办。在全国建筑、文博专家的共同见证下,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共推介了100个第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会上同时发布《建设文化强国·20世纪建筑遗产北京倡议》。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马国馨,亚洲建筑师协会候任主席伍江,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全明出席并致辞。专家们认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关注、挖掘、研究与活化利用,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十年十批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既是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赓续,也为亚洲诸多国家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有力借鉴。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阐释与展示,必将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系统梳理了20世纪遗产的当代及未来价值,提出了中国20世纪遗产从概念阐释到理论建构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本次推介活动内容丰富,首发了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历时近三年完成的《传承与创新——工程建设活化利用示范案例》手册,它彰显了国家建设科创企业在遗产保护、城市更新、文化传承诸方面的成绩。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共同开启《20世纪建筑遗产概论》编撰启动仪式。该书填补20世纪建筑遗产教育国内外教材的“空白”,同时展现中国建筑文博界持续十多年耕耘研究的成果。中国建筑学会标准《现当代建筑价值评估与更新设计指南》同时发布,该标准主编单位系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咨询中心及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2023年10月启动。它既填补了长期以来现当代建筑遗产及城市更新缺少设计标准的“缺憾”,也体现着建筑遗产界落实新修订《文物保护法》的行动。活动上还揭幕了“学府映像 文脉书香——20世纪京津冀高校建筑遗产主题展”“遗产百年 致敬经典——20世纪建筑遗产摄影展”两个20世纪建筑遗产系列主题展。当天下午,活动围绕如何阐释文物与遗产保护理念,使之服务遗产保护实践、20 世纪建筑遗产何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更新发展、面对“十五五”高校建筑遗产教育应坚守怎样的创新路径等议题,举办了理论与实践专家主题报告及两场学术沙龙。当天晚上还举办了首届20世纪建筑遗产高校研究生论坛,来自全国高校的9位研究生宣读了论文。据了解,自2016年9月至今,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专业委员会共计向社会推介了十批1000个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安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