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OkLHc5vKX cul.huanqiu.comarticle小暑节气:热浪夏天/e3pn677q4/e7n7qip93/e7n7rlouf【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此时,虽还未到一年中最酷热的时候,但暑气已然开始升腾,大地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热浪所笼罩。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开篇便勾勒出小暑的典型物候:温热之风骤然席卷,竹林沙沙预兆急雨,远山雷声隐隐,庭阶青苔蔓延,鹰隼始习飞,蟋蟀避暑鸣。 文人避暑,重在心境。金代庞铸“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以竹夫人(青奴)纳凉、黄妳(书籍)怡情,听“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独享幽趣。宋代晁补之则陶醉于“玉溪小暑却宜人”的烹茶之乐,一碗清茶“百越春”,红尘回首皆成雅忆。“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唐代独孤及在诗句中赞赏石竹花在炎热的小暑节气中肆意绽放;清代武元衡于“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里,捕捉季节交替的微妙;乔远炳则以“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描绘出小暑时节独有的清新与悠长。小暑的热烈与清凉,终化作文化血脉里的一缕荷香,岁岁年年,生生不息。(安绮)175187769893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秦耳环球网1751877698931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efca391cab72912852f91d46781571a6u1.png{"email":"daiyu@huanqiu.com","name":"代玉"}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此时,虽还未到一年中最酷热的时候,但暑气已然开始升腾,大地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热浪所笼罩。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开篇便勾勒出小暑的典型物候:温热之风骤然席卷,竹林沙沙预兆急雨,远山雷声隐隐,庭阶青苔蔓延,鹰隼始习飞,蟋蟀避暑鸣。 文人避暑,重在心境。金代庞铸“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以竹夫人(青奴)纳凉、黄妳(书籍)怡情,听“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独享幽趣。宋代晁补之则陶醉于“玉溪小暑却宜人”的烹茶之乐,一碗清茶“百越春”,红尘回首皆成雅忆。“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唐代独孤及在诗句中赞赏石竹花在炎热的小暑节气中肆意绽放;清代武元衡于“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里,捕捉季节交替的微妙;乔远炳则以“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描绘出小暑时节独有的清新与悠长。小暑的热烈与清凉,终化作文化血脉里的一缕荷香,岁岁年年,生生不息。(安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