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yGqZ world.huanqiu.comarticle东南亚看日本,想法很现实/e3pmh22ph/e3pn4qomc【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2013年几乎把所有“外交处女秀”都给了东南亚国家:内阁成员首访派副首相去缅甸,还不忘祭拜二战时侵略日军的墓地;随后外相出访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被外电形容有意拉东盟“回击中国”;1月16日,首相安倍又将从越南开始就任后的首次出访,此外还有泰国和印尼。在日本亲密接触的东南亚国家中,多数都像中国那样遭受过日本侵略,但有些又与日本一样,和中国有着“岛屿争端”。东南亚国家到底如何看日本?在经历一番调查和采访后,《环球时报》记者“白描出”的图象是:通过战后日本几十年的“精心经营”,日本的形象在东南亚民众心中“还不错”,对于曾经屈辱痛苦的殖民历史,东南亚人如今已很少提及。这值得中国警惕,也值得思考。东南亚人很少提日军侵略史安倍晋三内阁成员首次海外出访地是缅甸。1月4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前往仰光远郊一处二战日军墓地祭拜,此举引起在缅华人华侨的愤慨,有中国远征军老兵前往日军墓地进行抗议。但在缅甸媒体上,对麻生祭拜日军墓地并没有什么抗议和不满的声音。有缅甸民众私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年素有“缅甸国父”之称的昂山将军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曾跟日本军国主义合作,这个历史背景让缅甸人很少去重提日本侵略史。日军侵略的痕迹在东南亚还有很多。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不远处有一个“战争岛”,1942年时美国与菲律宾军队曾在岛上顽强阻击日本军队。时任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曾在岛屿失守后留下“我会回来”的名句。菲总统阿基诺三世去年5月前往“战争岛”,参加该岛被日军攻陷70周年的纪念活动。《环球时报》记者在这处见证日军侵略历史的遗迹参观时,一名菲律宾导游说,岛上的介绍材料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针对美国等国游客,讲的是如何抗击日军,另一个是针对日本游客的,措辞就柔和了很多。 在缅甸、菲律宾、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很少有涉及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毕业于缅甸仰光大学的青年教师雅敏瑞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多数缅甸人对于日本对缅甸造成的伤害“不是忘记,而是原谅”,现在缅甸对外开放,自然欢迎所有国家的投资。她表示,信奉佛教的缅甸人认为当时的侵略是那个时代的日本人做的坏事,与现在的日本人无关。印尼人宾当今年53岁,他父母曾和他提起当年日本侵略时期的分化、高压政策和“慰安所”,这让他心有余悸。宾当告诉记者:“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我不会忘记那段历史。”但他也表示:“我孩子这一代就很难说了,他特别喜欢AKB48(日本偶像团体),还想去日本留学。”尽管日本在二战期间曾对越南发动过侵略战争,并对越南实施了近4年半的占领,但现在日本在越南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还不错”。一名越南大学生竟然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因为日本侵略越南的时间不长。”日本“经济挂帅”很见成效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日本的形象“还不错”,但东南亚国家媒体对日报道却比较少。在菲律宾各大报刊上,日本外相年初来访的内容被放在菲国内枪杀案和中期选举的报道之后。由于越南与中国存在领土领海主权纠纷,越南媒体对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间所存在的主权纠纷很关注。越南半市场化的《青年报》和《年轻人报》就中日钓鱼岛争端刊登过几期半版篇幅的报道,基本能客观援引中日两国的各种报道和分析。《菲律宾商报》去年9月17日也发表题为“日本侵占钓鱼岛绝无好下场”的社论,认为日本的所谓“收购”和“国有化”钓鱼岛都是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之举,是非法无效的。在东南亚,也有担心日本极端势力控制日本政局的声音。针对安倍晋三以唱国歌《君之代》的方式开始首相工作,印尼《雅加达邮报》1月9日评论文章说,这是安倍政府炫耀日本军事力量。文章认为,日本为东亚地区的殖民历史进行辩护,只会使日本在国际舞台进一步被孤立。2001年5月,印尼曾抗议过一部名为《独立》的日本影片公演。该片虚构二战后日军如何帮印尼人同前印尼殖民者荷兰人战斗。影片中甚至有印尼老大娘为表示感谢跪在地上亲吻日军士兵脚尖的画面。印尼史学家揭露说,部分日军留在印尼是企图让殖民野心死灰复燃,该片歪曲历史,很多情节是对印尼人的羞辱。针对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做法,印尼官方也曾表示过抗议。印尼一名网站编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通过这些年的经济渗透、文化输出和形象建设,日本曾经的侵略者形象正日渐模糊,“或许双方都想甩掉这个历史包袱,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遗忘历史都是件很危险的事”。什么原因让东南亚人很少再与日本发生历史纠葛呢?曾在日本留学的泰国学者曾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政府十分注意塑造海外形象,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已摆脱过去侵略者的形象,更多地被看成是投资者。朱拉隆功大学学生素林的观点是,那些战争的事情都过去了,日本的投资能带动泰国的经济发展,所以还是比较欢迎日本人,不少同学还希望到日本公司工作。泰国清迈大学地区社会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猜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上世纪70年代,泰国人也不喜欢日本人,但经过日本30年的“经营”,这种情况出现明显变化。泰国人开始喜欢日本人,主要是经济因素,汽车、机械设备制造业等多种日本投资成为泰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日本和泰国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明显。日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东南亚国家的资源,而后者需要的是日本的投资和援助。目前在印尼经营的日企超过1000家,雇了约30万名当地员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秘书长阿查卡表示,日本是泰国的最大投资国,并解决了上百万泰国人的就业。经营液压机管线和阀门的泰国商人迪杰,主要向大城府工业园的日本工厂供货。去年泰国发生洪灾时,迪杰告诉记者:“如果日本工厂停工,泰国很多小工厂就要关门。”泰国洪灾后,一些日企开始裁员,但依然给当地员工发了4个月的奖金。尽管日本产品很受青睐,但在东南亚开办的日本企业,也因当地劳工要求涨薪而遭遇招工难问题。在越南,细心的日本企业管理者能通过提供餐饮、鼓励家庭出游等方式尽量挽留当地员工。日本还是2012年对越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占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47%。越南政府领导人曾公开承认,日企确实为越南带来现代化工业产品、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这种无形资产对越南影响很大。在越南,乐于学习日本的历史原因也不容忽视。20世纪初,有大批越南知识分子和青年赴日留学,希望能通过学习日本,赶走法国殖民者,使国家发展强大。最近两年,越日还加快核电、稀土的合作。越南、缅甸也有与日本合作发射卫星的意向。除“经济挂帅”外,日本在政治、安全领域不断与东南亚国家拉近关系。从2000年开始,印尼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定期举行联合训练,2006年小泉政府更是打破《武器出口三原则》,利用政府开发援助的名义向印尼提供3艘巡逻艇。去年7月,日越两国就日本协助越南提高沿岸警备能力达成共识。日外相近日访菲时也谈及日本帮菲提升海岸警备能力问题。美国《防务新闻》评论说,日本此举是要帮菲律宾在南海回击中国。日本介入东南亚有多深在东南亚一些地区,中国人常被误以为来自日本。在《环球时报》驻印尼记者14日前往雅加达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路上,出租司机突然讲了一句日语,看记者全无反应,他才有些诧异地说:“你不是日本人吗?哦,对不起。”据说,在印尼人眼里,“日本”时常是一个褒义词。在寸土寸金的雅加达市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包下整整两层楼,设有教室、礼堂、图书室等。记者到文化中心时并非周末,图书室里却坐着40多人,一间教室里十几个老少学员正聚精会神地学习日本插花,门口的课程表上还写着茶道和日语课的时间。该基金会东南亚地区主任小川忠告诉记者:“来基金会参加活动的主要是15岁至25岁的印尼年轻人,有时候他们对日本文化和时尚的兴趣让我觉得很吃惊”。类似日本文化机构在东南亚很常见。日本饮食等文化在东南亚也受到欢迎。在仰光,有10多家日式料理店,档次最高的“神户牛肉店”常座无虚席,需要提前预订。在清迈,很多日餐馆是在日本打工的泰国人回来开的,他们对日本文化很推崇。在雅加达,甚至日本成人女星小泽玛利亚的盗版DVD也卖得不错。在东南亚国家,日系汽车、日本家电很有市场。陈玉薇是河内一家本田专卖店的销售员,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车皮实耐用、相对德美系品牌价格便宜,保养费用低。相比之下,“中国制造”的口碑还远不如“日本制造”。一名在缅甸工作了16年的中国企业家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没听到有缅甸民众说日本的坏话。”他认为,日本的援助项目、无偿培训等采取的是“惠民路线”,很少像中国过去那样,直接把援助物资交到当地政府手中。这名企业家的话或许有点夸张,但不管怎样,谁也无法否认日本在东南亚这些年的精心经营。环球时报驻泰国、印尼、越南、缅甸、菲律宾记者 孙广勇 庄雪雅 金玄哲 董子木 付志刚13582951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乌元春环球时报135829518000011["9CaKrnJyCTk","9CaKrnJy4me","9CaKrnJy0Ob","9CaKrnJxuKi","9CaKrnJxcJx"]//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3/0116/20130116082420796.jpg{"email":"wuyuanchun@huanqiu.com","name":"乌元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2013年几乎把所有“外交处女秀”都给了东南亚国家:内阁成员首访派副首相去缅甸,还不忘祭拜二战时侵略日军的墓地;随后外相出访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被外电形容有意拉东盟“回击中国”;1月16日,首相安倍又将从越南开始就任后的首次出访,此外还有泰国和印尼。在日本亲密接触的东南亚国家中,多数都像中国那样遭受过日本侵略,但有些又与日本一样,和中国有着“岛屿争端”。东南亚国家到底如何看日本?在经历一番调查和采访后,《环球时报》记者“白描出”的图象是:通过战后日本几十年的“精心经营”,日本的形象在东南亚民众心中“还不错”,对于曾经屈辱痛苦的殖民历史,东南亚人如今已很少提及。这值得中国警惕,也值得思考。东南亚人很少提日军侵略史安倍晋三内阁成员首次海外出访地是缅甸。1月4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前往仰光远郊一处二战日军墓地祭拜,此举引起在缅华人华侨的愤慨,有中国远征军老兵前往日军墓地进行抗议。但在缅甸媒体上,对麻生祭拜日军墓地并没有什么抗议和不满的声音。有缅甸民众私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年素有“缅甸国父”之称的昂山将军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曾跟日本军国主义合作,这个历史背景让缅甸人很少去重提日本侵略史。日军侵略的痕迹在东南亚还有很多。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不远处有一个“战争岛”,1942年时美国与菲律宾军队曾在岛上顽强阻击日本军队。时任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曾在岛屿失守后留下“我会回来”的名句。菲总统阿基诺三世去年5月前往“战争岛”,参加该岛被日军攻陷70周年的纪念活动。《环球时报》记者在这处见证日军侵略历史的遗迹参观时,一名菲律宾导游说,岛上的介绍材料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针对美国等国游客,讲的是如何抗击日军,另一个是针对日本游客的,措辞就柔和了很多。 在缅甸、菲律宾、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很少有涉及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毕业于缅甸仰光大学的青年教师雅敏瑞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多数缅甸人对于日本对缅甸造成的伤害“不是忘记,而是原谅”,现在缅甸对外开放,自然欢迎所有国家的投资。她表示,信奉佛教的缅甸人认为当时的侵略是那个时代的日本人做的坏事,与现在的日本人无关。印尼人宾当今年53岁,他父母曾和他提起当年日本侵略时期的分化、高压政策和“慰安所”,这让他心有余悸。宾当告诉记者:“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我不会忘记那段历史。”但他也表示:“我孩子这一代就很难说了,他特别喜欢AKB48(日本偶像团体),还想去日本留学。”尽管日本在二战期间曾对越南发动过侵略战争,并对越南实施了近4年半的占领,但现在日本在越南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还不错”。一名越南大学生竟然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因为日本侵略越南的时间不长。”日本“经济挂帅”很见成效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日本的形象“还不错”,但东南亚国家媒体对日报道却比较少。在菲律宾各大报刊上,日本外相年初来访的内容被放在菲国内枪杀案和中期选举的报道之后。由于越南与中国存在领土领海主权纠纷,越南媒体对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间所存在的主权纠纷很关注。越南半市场化的《青年报》和《年轻人报》就中日钓鱼岛争端刊登过几期半版篇幅的报道,基本能客观援引中日两国的各种报道和分析。《菲律宾商报》去年9月17日也发表题为“日本侵占钓鱼岛绝无好下场”的社论,认为日本的所谓“收购”和“国有化”钓鱼岛都是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之举,是非法无效的。在东南亚,也有担心日本极端势力控制日本政局的声音。针对安倍晋三以唱国歌《君之代》的方式开始首相工作,印尼《雅加达邮报》1月9日评论文章说,这是安倍政府炫耀日本军事力量。文章认为,日本为东亚地区的殖民历史进行辩护,只会使日本在国际舞台进一步被孤立。2001年5月,印尼曾抗议过一部名为《独立》的日本影片公演。该片虚构二战后日军如何帮印尼人同前印尼殖民者荷兰人战斗。影片中甚至有印尼老大娘为表示感谢跪在地上亲吻日军士兵脚尖的画面。印尼史学家揭露说,部分日军留在印尼是企图让殖民野心死灰复燃,该片歪曲历史,很多情节是对印尼人的羞辱。针对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做法,印尼官方也曾表示过抗议。印尼一名网站编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通过这些年的经济渗透、文化输出和形象建设,日本曾经的侵略者形象正日渐模糊,“或许双方都想甩掉这个历史包袱,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遗忘历史都是件很危险的事”。什么原因让东南亚人很少再与日本发生历史纠葛呢?曾在日本留学的泰国学者曾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政府十分注意塑造海外形象,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已摆脱过去侵略者的形象,更多地被看成是投资者。朱拉隆功大学学生素林的观点是,那些战争的事情都过去了,日本的投资能带动泰国的经济发展,所以还是比较欢迎日本人,不少同学还希望到日本公司工作。泰国清迈大学地区社会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猜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上世纪70年代,泰国人也不喜欢日本人,但经过日本30年的“经营”,这种情况出现明显变化。泰国人开始喜欢日本人,主要是经济因素,汽车、机械设备制造业等多种日本投资成为泰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日本和泰国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明显。日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东南亚国家的资源,而后者需要的是日本的投资和援助。目前在印尼经营的日企超过1000家,雇了约30万名当地员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秘书长阿查卡表示,日本是泰国的最大投资国,并解决了上百万泰国人的就业。经营液压机管线和阀门的泰国商人迪杰,主要向大城府工业园的日本工厂供货。去年泰国发生洪灾时,迪杰告诉记者:“如果日本工厂停工,泰国很多小工厂就要关门。”泰国洪灾后,一些日企开始裁员,但依然给当地员工发了4个月的奖金。尽管日本产品很受青睐,但在东南亚开办的日本企业,也因当地劳工要求涨薪而遭遇招工难问题。在越南,细心的日本企业管理者能通过提供餐饮、鼓励家庭出游等方式尽量挽留当地员工。日本还是2012年对越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占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47%。越南政府领导人曾公开承认,日企确实为越南带来现代化工业产品、技术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这种无形资产对越南影响很大。在越南,乐于学习日本的历史原因也不容忽视。20世纪初,有大批越南知识分子和青年赴日留学,希望能通过学习日本,赶走法国殖民者,使国家发展强大。最近两年,越日还加快核电、稀土的合作。越南、缅甸也有与日本合作发射卫星的意向。除“经济挂帅”外,日本在政治、安全领域不断与东南亚国家拉近关系。从2000年开始,印尼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定期举行联合训练,2006年小泉政府更是打破《武器出口三原则》,利用政府开发援助的名义向印尼提供3艘巡逻艇。去年7月,日越两国就日本协助越南提高沿岸警备能力达成共识。日外相近日访菲时也谈及日本帮菲提升海岸警备能力问题。美国《防务新闻》评论说,日本此举是要帮菲律宾在南海回击中国。日本介入东南亚有多深在东南亚一些地区,中国人常被误以为来自日本。在《环球时报》驻印尼记者14日前往雅加达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路上,出租司机突然讲了一句日语,看记者全无反应,他才有些诧异地说:“你不是日本人吗?哦,对不起。”据说,在印尼人眼里,“日本”时常是一个褒义词。在寸土寸金的雅加达市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包下整整两层楼,设有教室、礼堂、图书室等。记者到文化中心时并非周末,图书室里却坐着40多人,一间教室里十几个老少学员正聚精会神地学习日本插花,门口的课程表上还写着茶道和日语课的时间。该基金会东南亚地区主任小川忠告诉记者:“来基金会参加活动的主要是15岁至25岁的印尼年轻人,有时候他们对日本文化和时尚的兴趣让我觉得很吃惊”。类似日本文化机构在东南亚很常见。日本饮食等文化在东南亚也受到欢迎。在仰光,有10多家日式料理店,档次最高的“神户牛肉店”常座无虚席,需要提前预订。在清迈,很多日餐馆是在日本打工的泰国人回来开的,他们对日本文化很推崇。在雅加达,甚至日本成人女星小泽玛利亚的盗版DVD也卖得不错。在东南亚国家,日系汽车、日本家电很有市场。陈玉薇是河内一家本田专卖店的销售员,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车皮实耐用、相对德美系品牌价格便宜,保养费用低。相比之下,“中国制造”的口碑还远不如“日本制造”。一名在缅甸工作了16年的中国企业家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没听到有缅甸民众说日本的坏话。”他认为,日本的援助项目、无偿培训等采取的是“惠民路线”,很少像中国过去那样,直接把援助物资交到当地政府手中。这名企业家的话或许有点夸张,但不管怎样,谁也无法否认日本在东南亚这些年的精心经营。环球时报驻泰国、印尼、越南、缅甸、菲律宾记者 孙广勇 庄雪雅 金玄哲 董子木 付志刚